第18师团

第18师团
創設 1907年(明治40年)11月13日
國家或地區  大日本帝国
所屬 大日本帝國陸軍
規模 師團
兵種 步兵
人員 約25,000名/約30,000名
所在地 久留米-華中/久留米-華南-馬來半島-瓜達康納爾島-緬甸
編成地 久留米/久留米
通稱號
補充担任 第十八師管(久留米)/久留米師管區
最終上級部隊 南方軍緬甸方面軍第33軍
最終位置 緬甸 吉桃
主要戰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-太平洋戰爭

第18师团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陸軍師。该师团参加了南京大屠杀

歷史

第18師的組成原本是為了日俄戰爭後的軍備增強政策因此於明治40年11月13日增設之師團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了青島戰役。戰後因日本參加西伯利亞出兵導致軍費超過預算負荷,在大正11年(1922年)時決定納入三階段裁軍的裁撤行列,大正14年(1925年)5月與第13師團、第15師團、第17師團一起裁撤。

抗日戰爭爆發後,為了應付中國大陸的戰局日本決定進行擴軍計畫,第18師於1937年9月9日重建,在經過短暫訓練後納入第10軍指揮投入淞滬會戰中期之杭州灣登陸作戰以及南京保衛戰,並參與了南京大屠殺(日方自稱治安維持)。

1938年9月,改隸屬第21軍執行廣東進攻作戰,10月21日與第104师团同時登陸大亞灣佔領廣州,之後長時間在華南地區進行治安維持等相關任務,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改編入山下奉文率領的第25軍投入馬來亞戰役,在新加坡被日軍佔領之後改編入15軍進行緬甸戰役,之後長時間駐紮緬甸防衛盟軍進攻,部隊大部分位於緬北,步兵第114聯隊日语歩兵第114連隊轉用於松山守備隊。

1943年末,國民政府發動滇西緬北戰役,位於緬北戰線的第18師團遭到中國駐印軍中國遠征軍的聯合夾擊。

1944年3月第18師團在胡康河谷密支那戰役遭到中國遠征軍的毀滅性打擊,主力崩散。

另外位於松山守備步兵第114聯隊則在同年9月松山戰役時遭到中國遠征軍殲滅,最後僅有少數兵力突圍,殘存兵卒最後無法恢復戰力,僅在緬甸森林遊擊直至1945年戰爭結束。

根據戰後統計,投入緬甸戰役的31,444名士兵中有2萬人以上戰死。

初次编组

兵员及军官

師團概要

師團長

  • 木村有恒:明治40年11月13日 - 明治43年11月30日
  • 大迫尚道:明治43年11月30日 - 大正元年12月26日
  • 神尾光臣:大正元年12月26日 - 大正3年11月26日
  • 齋藤力三郎:大正3年11月26日 - 大正4年6月4日
  • 柴勝三郎:大正4年6月4日 - 大正8年7月25日
  • 高山公通:大正8年7月25日 - 大正11年8月15日
  • 金谷範三:大正11年8月15日 - 大正14年5月1日(廢止)

第18师团

  • 步兵第23旅團:旅團長小野龜甫少將
    • 步兵第46聯隊(大村)
    • 步兵第55聯隊(佐賀)
  • 步兵第24旅團
  • 步兵第35旅團:旅團長手探省3少將
  • 騎兵第22聯隊
  • 野砲兵第24聯隊
  • 獨立山砲兵第3聯隊
  • 工兵第18大隊
  • 飛行第4大隊
  • 輜重兵第18大隊
  • 通信隊
  • 衛生隊:第1至第4野戰醫院

再次编组

兵员及军官

師团概要

  • 通称号:菊
  • 编成時期:1937-09-09昭和12年9月9日
  • 废止:昭和20年
  • 编成地:久留米
  • 補充担任:久留米師管区
  • 最终位置:緬甸吉桃

師团长

  • 牛島貞雄 中将:1937年(昭和12年)9月11日-1938年(昭和13年)7月15日
  • 久納誠一 中将:1938年(昭和13年)7月15日-1940年(昭和15年)2月10日
  • 百武晴吉 中将:1940年(昭和15年)2月10日-1941年(昭和16年)4月10日
  • 牟田口廉也 中将:1941年(昭和16年)4月10日-1943年(昭和18年)3月18日
  • 田中新一 中将:1943年(昭和18年)3月18日-1944年(昭和19年)9月22日
  • 中永太郎 中将:1944年(昭和19年)9月22日-终战

最終隷下部隊

第18师团

  • 步兵第55联队(大村):山崎四郎
  • 步兵第56联队(久留米):佐藤又三郎
  • 步兵第114联队(福冈):大塚宏
  • 搜索第18联队
  • 山炮兵第18联队:江口太郎
  • 工兵第12联队:井上義一郎
  • 輜重兵第12联队:水谷虎吉
  • 第18师团第1通信队:山崎達男
  • 第18师团第2通信队:土生洋平
  • 第18师团卫生队:小倉弘成
  • 第18师团第1~4野战病院
  • 第18师团防疫給水部:尾能吉一
  • 第18师团病马厂:安梅寿永
第18师团编合
  • 独立速射炮第13大队
  • 野战重炮兵第21大队

相關條目

參考文獻

  • 秦郁彦編《日本陸海軍總合事典》第2版、東京大学出版会、2005年。
  • 外山操・森松俊夫編著《帝國陸軍編制總覽》芙蓉書房出版、1987年。
  • Madej, W. Victor, Japanese Armed Forces Order of Battle, 1937-1945 [2 vols], Allentown, PA: 1981
  • Latimer. Jon Burma: The Forgotten War, London: John Murray, (2004) ISBN 0-7195-6576-6
  • Tsingtao Campaign by Colin Denis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Hough, Frank O., and John A. Crown. The Campaign on New Britain. USMC Historical Monograph. Historical Division, Division of Public Information, Headquarters U.S. Marine Corps. 1952 [2006-12-04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06). 
  • Miller, John, Jr. CARTWHEEL: The Reduction of Rabaul.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: The War in the Pacific.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, U.S. Department of the Army: 418. 1959 [October 20, 2006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-02-24). * Madej, W. Victor. Japanese Armed Forces Order of Battle, 1937-1945 [2 vols] Allentown, PA: 1981
步兵師團
戰車師團
高射師團
  • 1
  • 2日语高射第2師団 (日本軍)
  • 3
  • 4日语高射第4師団 (日本軍)
飛行師團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英语7th Air Division (Japan)
  • 8
  • 9日语第9飛行師団 (日本軍)
  • 10日语第10飛行師団 (日本軍)
  • 11日语第11飛行師団 (日本軍)
  • 12日语第12飛行師団 (日本軍)
  • 13
航空師團
  • 51日语大刀洗陸軍飛行学校
  • 52日语熊谷陸軍飛行学校
  • 53
  • 54
教育飛行師團
  • 51
教導飛行師團
教導航空師團
  • 立川整備日语立川陸軍航空整備学校
  • 水戶通信日语陸軍航空通信学校#水戸教導航空通信師団
戰鬥飛行集團
  • 20
  • 30
挺進集團
  • 1日语第1挺進集団
  • 註:名義上是集團的編制,實際上是師團編制